昨日,記者從全市一線醫務人員甲流診療培訓班上獲悉,經過對我市甲流臨床病例分析,專家發現,甲流病毒頻繁襲擊患者腦部,目前已經發現6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據了解,這是國家衛生部頒布的第三版甲流診斷方案沒有提到的,市甲流專家治療組專家劉映霞在講述重癥病例的接診指引時,特別增加了“頭痛伴隨嘔吐或抽搐”這一項。
同時,記者昨日傍晚7點從市衛生部門獲悉,據不完整統計,我市6區9家市屬單位和部分民營醫院11月25日接診發熱人數共10101人次,其中兒童醫院1152人,而在各區中寶安區的發熱病人最多,達到3854人。
又一少年出現病毒性腦炎
昨日,一名14歲以下的兒童患病,患者神志不清,甲流病毒特征呈現陽性,初步診斷是病毒性腦炎,后來孩子轉入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室進行治療。據悉,這已經是深圳第6例重癥病毒性腦炎了。
11月24日,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周伯平表示,11月份新增的17名甲流重癥患者中,有5名是病毒性腦炎。兒童醫院重癥病房負責人也指出,重癥監護中心有兩名兒童因為甲流引起腦炎陷入昏迷,屬于危重患者,一名已經腦死亡,另一名情況也不容樂觀。
劉映霞指出,“實際上甲流帶來的腦炎患者數量還要多”,很多人因為癥狀不重,經過治療后得到控制,所以也沒有上報。甲流病毒頻繁襲腦的原因,以周伯平為首的深圳甲流專家治療組還在研究,但是已經要求一線門診部門高度重視“頭痛伴隨嘔吐或抽搐”的患者。
劉映霞認為,深圳實際上已經處于甲流疫情傳播的第二階段,她說:“5月份到9月份我們接診的甲流患者通常發燒不超過39度,現在的甲流病例,基本上都是發燒39度以上,達到40度、41度也不奇怪。”
干咳伴隨濃痰可能是甲流
在培訓班上,劉映霞帶出了一條對市民很有用的信息,就是普通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臨床表現上的不同。“如果一個患者流鼻涕、打噴嚏,多半是普通流感,而一個患者如果總是干咳,而且伴隨濃痰,基本上就是甲型H1N1流感。”
劉映霞認為,目前對于甲流高危人群、易感人群需要重新定義,根據深圳甲流重癥患者的統計,5歲以下只有一個,65歲以上一個都沒有,但是5歲到48歲的占據絕大多數,而14歲以下青少年患者又更為集中。劉映霞說:“其實5歲到65歲的人群都是易感人群。”
各醫院嚴陣以待迎高峰
市婦幼保健院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醫院的兒科門診一天達到了1300到1500人,每天有超過800個是發熱患兒,輸液的病人一天也超過了700個,創下了歷史新高。從上周四開始,醫院要求所有的兒科醫生全部取消休假。從本周二開始,醫院甚至將行政部門具有兒科從業資質的醫生也全部抽調到一線門急診,并抽調了十幾個病區有經驗的兒科護士增加到門急診。
昨日,記者從北大深圳醫院獲悉,該院每天呼吸、急診、兒科的患者比平時多了一倍。醫院向一線增調人員,呼吸科門診每天增開一個診室,每天晚上兒科急診增加兩個醫生,也抽調護理人員,以緩解門急診的壓力。
針對各地相繼暴發的甲型H1N1流感,市二醫院組織中醫、中藥專家擬定出預防流感中藥處方“防感湯”。昨日起,在位于振華路的市二醫院中西醫結合分院用保溫桶裝藥,放在分院門診大廳的導醫臺旁,每天免費發放給市民。
昨天一天下來,該院大約為750人次的市民免費提供了防感湯。
(haochi123.com)